前期工作:
78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国土遭到重创。一九三五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曾先后在我国东北、广州及南京等地建立制造细菌武器的专门机构,并于1940年至1942年在浙江衢州,宁波,义乌等地撒布过鼠疫和霍乱等病菌,进行活体解剖、病菌注射、冷冻试验,造成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细菌战幸存者至今仍受到细菌战后遗症的困扰。
2015年6月,学院老师兰大伟、许海华老师,以及团队队长前往衢州,对衢州细菌战展览馆进行先一步的考察,判断是否有必要来衢州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衢州细菌战展馆内的文字资料真实详细,由此让大家认识到了自己对细菌战了解的贫乏,此次衢州之行变得更有意义。随后的一个星期,团队确定了在衢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后期的实践工作。
活动开展:
2015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78周年纪念日,团员们从各地赶到衢州,并于8:30分在衢州细菌战展览馆大门前集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七七事变纪念日,原本冷清的展馆也迎来了不少参观的客人。衢州细菌战展览馆是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隐没在闹市之中的展馆很小,如果是走马观花,从入口走到出口不用5分钟。但这短短的几分钟,我们花了一个上午才走完。从展馆大门口的展览馆介绍、馆内构造,到馆内的受害者名单、新闻报刊,每一个地方我们都细细看过。馆内布置精巧,细菌战的历史由浅入深,由抗日战争的爆发讲起,再到日本细菌战计划,层层深入,直到1940年日军在衢州的细菌战。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日军当年细菌战使用的实验工具,日军飞机投下的细菌弹,以及当年遇难者们留下的遗物。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日本的有识之士,为衢州细菌战的赔偿和诉讼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馆内的实物投影更是科学地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鼠疫病菌,什么是细菌弹。这些文字信息,实物以及影像资料,真实地再现了衢州当年的惨状,细菌战的受害者,衢州幸存的烂脚病老人们的照片,以及他们真情流露的纪录片,让队员们都进一步感受到了细菌战的可怕与残忍。同时我们发现,很多衢州本地的市民并不知道细菌战展览馆的存在,这更让我们决心研究衢州细菌战,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细菌战受害者协会会长吴建平为提供了来自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组的工作。抗战70周年,探索与发现栏目刘勇导演来衢州拍摄《揭秘荣字1644部队》纪录片。因纪录片中涉及三位日本友人的采访,正在寻求日语专业的人士来为视频进行翻译。我们团队有幸接到此项工作。
对于翻译工作,团队成员高度重视,分工明确,团结合作。首先是对视频原文进行摘录工作。因为翻译的高要求,低容错率,又涉及众多专业名词,队员们常常一句话要听上好几遍,甚至十几遍,同时为了让视频能够顺利剪辑,队员们还将每句话的停顿都标注时间长度,所以往往几分钟的视频却要花上5、6个小时才能初步完成。随后,经过专业老师的校准审核后,队员们才开始初步的翻译工作。翻译工作并不轻松,相应的语法、语义、格式、内容等都要经过反复校对、反复核准,往往加班至深夜,但这种辛苦队员们甘之如饴。
最终的成品受到了央视制作组的肯定和好评,同时承诺将在纪录片播放时署上团队队长的姓名,这正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
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几天的忙碌让我们精疲力竭,但是我们在这次实践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于细菌战的研究之上,我们此次的辛苦就没有白费。
版权所有 ©2021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008376 邮编:310018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