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东语学院日语系本科在线教学正式拉开序幕。三个年级7个班级约250个学生参与了在线教学。我系教师突击学习各种在线教学平台操作方法,建课、备课,共开设了40门在线课程,既包括专业类课程,也有二外和全校通识类选修课。为确保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提前准备了好几个星期。尤其是日语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基础日语》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专门建了6个人的钉钉群,提前进行了十多次直播尝试,测试功能、练习主讲。
一、专家听课
学院十分重视本次在线教学工作,为推动在线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院领导和校教学督导组织了在线教学听课。
张新朋老师的“童蒙读物与传统文化”课程,初见觉得浅显,但随着张老师结合历史文化传承讲解童蒙读物《上大人》,越来越感受到古代文化经典的魅力,历经千余年而不衰亡。张老师还以童蒙读物与民间艺术文化的关系为题,谈了如何梳理历史资料开展研究,进而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建议等。张老师事先建了课程群,上传了辅导材料,今天一个多小时的网课,不仅传授给学生一些知识,更是启发学生如何思考,指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和研究,使人收获满满。(周宏力书记)
本周每天跟听了吴毓华老师的专业课《基础日语2》钉钉群直播,总体感觉吴老师非常负责,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都做得很好。课前资料、课件、直播设备等都准备得非常充分。课中知识点讲解清晰,深入浅出,语音标准,并能根据课程需求设计学生互动环节。每天布置的课后作业合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作业批改认真,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吴玲副院长)
《基础日语2》采用直播加录播的方式,老师声音就在耳旁,有一种亲近感,学生通过评论提问及参与讨论,近似一对一的感觉,积极度很高。直播视频回放,可以复习一些课上容易听漏的知识点,非常方便。今后拟编辑课堂视频讲解部分,做成在线课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效率。(董科副院长)
张新朋老师的《童蒙读物与传统文化世界》第一堂课采取了钉钉直播授课的方式。首先,张老师向学生展示了本次疫情国外赠送物资(特别是日韩两国)及中国援助韩国物资外包装上的中国诗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详细讲解了这些中国诗词的出处,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接下来张老师具体讲解了《上大人》这本古代学生启蒙练字贴的起源及在各个年代的应用及发展。让学生在了解古代童蒙读物的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张新朋老师的课既结合时事,深入浅出,又有学术深度,相信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吴毓华校教学督导)
肖平教授的《日语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采取的是钉钉直播授课的方式。肖老师精心准备授课内容,通过视频资源的录播,分享了一些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并引发同学们对论文撰写逻辑的思考。随后肖老师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同学们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了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范畴篇》与中国经典典籍以及印度逻辑学之间的关联。最后,肖老师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逻辑学的角度来阐释材料的逻辑结构。内容既有广度,又不乏深度,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可以看出肖老师课前做了充分准备,并熟练掌握了在线教学工具,在教学内容和进度把握上也游刃有余。(陈红系副主任)
二、一线教师心声
一线教师是本次在线教学的主力军,经过一周授课,老师们也感慨颇深:
最初听说要在线上为学生上课,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使用粉笔和黑板的老教师来说,的确有点犯难。不过,考虑到疫情还有结束,学生无法返校,而湖北还有那么多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所以也就义无反顾了。从熟悉系统,参加培训,录制课件,相互交流,在线试播,一路走来,可谓忙得不亦乐乎,ppt、视频、电子笔替代了粉笔,换成了白板,感觉自己也能做到,生命好像又一次被激活了。如今,对线上授课不仅没有了畏难情绪,反而越来越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肖平教授)
疫情当前,无数抗疫英雄前往武汉,救死扶伤、为国效力,令人动容。作为人民教师,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恪尽职守、克服困难,高效成功完成网络教学任务,为祖国培养出优秀人才,是我贡献力量的最好途径。(贾临宇副教授)
张晓东老师首先总结了在线教学下作出的几项调整,如:
(1)教学资料的词汇、句法知识点录成小视频提前发给学生预习。课上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花时间展开讲解。
(2)加大了作业和测试以及评价反馈的力度。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线上反馈,并在第二天课上面向全体学生,以答疑点评的形式再次强调巩固。
(3)线上课以互动练习为主,其中穿插讲解重点、难点。
张老师表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加大了,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
因为上学期已开始尝试使用线上授课平台,所以疫情下“被迫”的在线教学并没有让我觉得特别困难,反而带有一丝期待。虽然线上教学比线下更花时间,但它特有的优势也很突出,如“直播回放”让请假的同学课后也能看到教师授课,作业上交、批改及成绩统计更快捷等。相信今后在线教学会成为线下课堂的有益补充,让教学更高效、精彩。(周菁博士)
在这个特殊时期,线上教学让我化身为“主播”,这对我而言,既新奇又充满挑战。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电脑屏幕,与学生时空分离,使得课堂管控难度比线下有所增加,但是在收到学生们点赞的时候,心中还是有点小欢喜的!(关雅泉博士)
三、日本外教的远程教学
在本次在线教学过程中,担任本科教学的四位日本外教都非常给力!本来日本人都习惯提早规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但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我们的外教没有抱怨,而且积极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他们在四位大四学生的辅助下,克服语言等种种障碍,认真学习研究学习通、钉钉、微信等教学平台,探寻最优授课模式,并及时上传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沟通教学安排。
通过一周的在线教学,外教们也有一些感想。总体而言,他们认为一些会话类的课程,需要与学生有大量的对话,在线教学就不如常规教学更容易互动。但是,也有一些收获,如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在线上却踊跃参与互动;写作课等课程,线上的作业批改就很方便。他们也表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摸索,及时调整,争取做得更好。
学生を指名して発言させる場合などは普段の授業とあまり変わらないが、クラス全体のリアクションは感じ取りにくく、間がうまく取れないところから授業をスムーズに進めるのはやや難しい。その分SNSなどを通じて質問・相談等を受けながら学生のニーズに応えていく必要を感じており、今後そういう形で取り組んでいきたい。(冈田重美老师)
「(コメント)課題案内→学習内容確認→課題に取り組む→グループチャットに提出→標準解答例を参考に確認→質問といった一連の流れを想定して設定することはできるのだが、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とる難しさを感じる。対面授業とは大きく異なり、どうしても指示や説明、質問が中心となる授業となってしまうことにストレスを感じることもある。」(福田伸男老师)
私の担当科目は講義形式のものではないため、オンライン授業には少しやりにくさを感じている。学生からの発言を求める際「連麦」ではタイムロス、「群聊」ではタイムラグが生じるからだ。ただ普段あまり発言しない学生も「群聊」では何度も発言しており、その点は大変喜ばしい。今後も試行錯誤の日々が続くと思われるが、この特殊な時期、私も頑張るのみである。(小林美咲老师)
「やればできるものだな」というのが一番の感想です。IT音痴な上に中国語のサイトなので、最初は憂鬱でしたが、何とかなっています。カメラに向かって授業をする違和感にも慣れてきました。会話の授業はやはり対面式授業が好ましいと思いますが、作文の授業には効率的かもしれません。宿題の提出・添削・返却にはとても便利です。ただ、事務仕事の激増には辟易しています。(矢羽野芳枝老师)
四、学生感悟
学生是在线教学的主体,针对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上网课,而且是在家里上网课,感觉很新奇。有优点,也会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有些教学工具有回放功能,在遇到直播当时没太搞明白的地方,就可以通过回放再去学习和确认。虽然没有办法和老师面对面互动,但是我想这对想发言、但比较内向的同学来说,应该也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老师们事先也会把课程安排和相关材料提供给我们,让我们的预习能更充分,也更有针对性。
人生中第一次在家里上课。从确认学生的网络情况,到开始线上试播再到现在能够顺利地进行线上教学,老师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令我感到非常感动。这两周下来,我也很快适应了线上听课的形式,同时有效地利用老师上传的各种学习资料以及直播回放。虽然我还是很怀念在教室里上课,图书馆里自习的感觉,但是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必须解除焦虑,尽量排除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在家学”的日子里“学到家”!
感谢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特殊情况下还能学习,科技强国 ! 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在线学习的平台,真真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通过这次特殊的学习体验,我体验到了不同以往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老师们的兢兢业业,感觉到新鲜有趣的学习互动。祝疫情抗击战早日圆满收关 !
使用的教学平台过多,课程资料不集中(微信、qq、钉钉、学习通等),难以快速准确地查找资料(在逐渐改善和适应)。希望疫情能得到有效解决,早日开展正常的生活,以便更好地学习。
虽然学习的环境从教室变成了房间,但是与在校时同步的上课时间,每一位老师尽心尽力的备课和讲解,以及课后给大家作业的认真批改,都让我们能够保持高质量的学习状态。尽管通过直播上课还是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网络信号时好时差,和老师的交流沟通也不如课堂上来的多,但是同学们和老师们也都在齐心协力克服这些问题,努力使授课和听课的环境都变得更好更合适,即使是一个人单独的学习也不会沉闷乏味。而且老师们摇身一变成为主播,都采用各种方式授课,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们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这一段时间受疫情的影响,在家“宅”到现在的我们早已归心似箭,想要回到学校开始学习生活,但是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也让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在自主学习中耐心等待返校开学。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在学校的樱花盛开时大家能够再次相聚于校园。
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开启了网上教学模式,老师在网络平台上授课,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继续新一学期的学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更考验自身的自觉力了。每天需要早读打卡,八点零五准时开始课堂的直播,还要按时提交当天布置的作业,及时巩固新学习的内容。可能上课的时候有疑问,但因为是网络授课的原因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课后可能也会忘记,所以更加要加强课后的巩固复习阶段。
因为疫情缘故,我们在家开展了线上学习。学习一周过来,对于我本人而言,我还是很喜欢线上直播的上课方式的。虽然说在线下教室内教学,老师能够知道学生的状态,但一旦学生哪里没听懂,想了一下,或者是稍稍走了神,再回过来就很难听懂了。有时候老师上课讲了一个新单词,我没明白,在课堂上,我就真不明白了,但是如果在线上教学,我还可以不断的回放,遇到问题可以暂停下,思索后再继续学习。这样对于我来说,学习就不会是一知半解,而是真切学习到了。当然,线上教学还非常考验人的自觉与自律。希望同学们都能够自觉在家完成学习。
结语:
东语学院日语系本科在线教学正有序地开展着,老师们用心授课,学生们认真求学。为确保教学质量,不少专业课老师每堂课都会布置课后作业,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老师们的付出绝不少于常规线下教学。而一些教师已经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承担《基础日语2》的吴玲教授,就表示要充分利用钉钉上的对话框,在直播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文字输入、语音、作业笔记图片上传等方式,实现更多互动。
在线教学在我们外语类学科教学中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和功能,让学生接触了解更多优秀的资源。教师自己制作或提供的“知识胶囊”是浓缩的专业精华,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场地等限制,重复观看学习,实现对知识点的完全理解和消化。不足之处在于,部分需要大量现场互动的课程,如日语会话等课程,会受到在线教学的平台影响,难以充分开展教学活动,这也是任课老师接下来继续摸索改进的方向。通过这一阶段的在线教学,老师们也体会到了录课、课程资源建设等带来的便利,希望今后日语系老师能乘势而为,积极探索专业类课程的在线教学建设,打造精品在线及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校刚发布的“第一周在线教学质量大数据”显示,东语学子对在线教学满意度最高,我想这与每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密切相关。我们想衷心地感谢每一位一线教师,并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也想向每一位坚持在线学习的同学说一句:谢谢你的支持,咱们继续加油!愿疫情早日过去,期待在东语学院相见的那一天!
版权所有 ©2021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008376 邮编:310018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