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承办“近代中国与东亚——新史料与新观点”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11-23 阅读:233

11月18日—21日,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近代中国与东亚——新史料与新观点”学术研讨会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探索中日学术研究中的新出史料,启发新学术观点,激发学术热情。

1_副本.jpg

来自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及国内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国内外著名学者如日本京都教育大学杉村邦彦教授、关西大学松浦章教授、神奈川大学孙安石教授、首都大学东京木之内诚教授、新泻大学柴田干夫教授,早稻田大学岛善高教授、日文研究员宋浣范教授等,国内代表有上海东华大学陈祖恩教授、南开大学刘岳兵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唐权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荣光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刘序枫教授、中山大学孙宏云教授以及我院院长王宝平教授、副院长江静教授、日语系吕顺长教授、东亚研究院金俊教授等参加

4_副本.jpg

 研讨会设置三个分科会场,历史、宗教组为A会场,政治、经贸组为B会场,文学、艺术组为会场。每个会场将举行上午、下午两场会议,各会场围绕不同的主题,以发表演讲和提问讨论的式进行。每位学者有20分钟发表时间,之后就所出现的不同观点或疑问进行讨论,时长为5分钟。

2_副本.jpg

A会场即历史、宗教组会场,参与发表研讨的学者教授有陈祖恩,木之内诚、蒋海波、金俊、许海华、王宝平、刘岳兵、唐权、吕顺长、柴田干夫、谭皓、王鼎。上午场的第一位发表者是陈祖恩教授,陈教授为我们讲解了上海法租界的日本建筑,并以丰富的史料和建筑图片加以佐证。接着木之内诚教授讲解了折射多层次城市记忆的历史地图制作,主要以大连为例,同时现场还为我们展示了多种地图。第三位发表者是蒋海波学者,他的题目是神户与戊戌维新运动——以《东亚报》和神户东亚书局为例。其中为我们展示的多种史料引得现场气氛热烈,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一段历史十分感兴趣。接下来是金俊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近代与神话“发明”。金教授从孔子神话、黄帝神话讲到中华民族论,从中我们感受到其广阔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上午场的最后一位发表者是许海华老师,她为我们讲解了郑永宁“国贼”嫌疑事件——兼论近代中日交涉中的旧唐通事形象。

5_副本.jpg

短暂的休息时间之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下午场的发表讨论。首先,王宝平教授做了题为义与利——试论清季“丁戊奇荒”中日本赈灾活动的动因的报告,通过众多史料的展示和讲解,不得不佩服王老师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治学风格。接着是刘岳兵教授发表了日本禅僧释宗演一行的中国之旅——以《支那巡锡记》为中心。其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释宗演其人及其与日本佛教的近代化。唐权教授从《吾妻镜》在中国传播的角度再现清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简明扼要地讲解了《吾妻镜》中国传播再考。接下来是吕顺长教授做了题为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选介的报告,从维新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角度分析了清末中日之间的交流。柴田教授讲解了关于日华学堂,并为今后的研究给出了建议。接着是谭皓老师发表了题为近代日本首批官派留华学生考略的报告。详细的图表信息和清晰的思路让我们也体验到学术的魅力。最后是新泻大学博士生王鼎为我们做了题为从清末杂志看中国留日学生之活动的报告。

B会场即政治、经贸组分会场,参与发表演讲的学者教授有松浦章、王力、黄荣光、金子肇、水羽信男、尹虎、刘序枫、吴征涛、霍荣、徐磊、何娟娟、赵思倩、宋浣范。松浦章教授以《近代中国与日本汽船的航线指南》为题,介绍了近代中日汽船的发展与中日交流。19世纪随着汽船的发明,各个汽船公司分别出版制作了《航路指南》等引导用小册子。由于易于分发,其中的大部分册子被汽船乘客丢弃,现存数量稀少,大部分保留于图书馆等研究机构。这些小册子说明了中日海上航路在19世纪的发展状况,船只的发展状况。对于中日近代研究提出了新研究视点,具有重要意义。来自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学者王力教授以《近代中国驻外领事报告的形成和特点》为题,介绍了近代领事报告的发展情况。领事报告是驻外领事定期向本国政府发回的有关在国的通商贸易情报,该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晚清政府参照西方领事制度向海外派出了领事,但由于晚清外交的特殊性,对驻外领事的经济调查功能未给予充分重视,直到清末新政时期,才开始注重驻外使馆、领事馆的商务报告制度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领事商务报告制度。国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期,缺乏充足先行资料,王力教授提出领事报告这一新研究对象,对于扩大学界研究范围有重大意义。金子肇教授专程从日本广岛大学赶来参加本次国际学术大会,并以《中国宪法制定事业与日本——围绕<五五宪章>为中心》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金子教授的演讲从近代中国立宪制、议会制的发展探索到现代中国宪法的建设。对中国目前建设法治国家理念有重要补充作用。

此外,黄荣光教授发表了《20世纪初中国的陶瓷产业》,水羽信男教授发表了《“战国策”派的国际形势观》,尹虎老师发表了《1919年前后日中亚洲主义的变化》,台湾中央研究院刘序枫教授发表了《清代前中期的长崎贸易与日本认识再考》,关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吴征涛发表了《从中国海关资料看温州木炭出口日本》,霍荣发表了《1930年代中国农产品输出日本》,何娟娟发表了《清末中国日本纸币的导入》,赵思倩发表了《19世纪中叶英国绿茶的化学分析法》,我院徐磊老师发表了《从情报与决策的互动看晚清的国防建设》,韩国高丽大学宋浣范教授发表了《东亚视角下的“安全共同体”构想》。
   C会场即文学、艺术组分会场,首先来自关西大学的笹川慶子教授针对“20世纪初期的环太平洋的电影交流――从美国看中国与日本”问题进行了发表;神奈川大学孫安石教授针对“《良友》画报与The China Press传递出的上海都市文化”问题进行了发表;浙江理工大学徐青老师针对“从《犯罪科学》与《犯罪公论》的相关报道看“中国・中国人印象”以及《支那・支那人印象》 ”进行了发表;京都教育大学杉村邦彦教授针对“明治初期的严谷一六及其书法――以新发现的《严谷六一日记》为中心 ”问题进行了发表;中山大学孙宏云针对“1898年辻听花的中国之行”进行了发表。

下午的会议来自早稻田大学岛善高教授针对“副岛种臣与中国江南文人”问题进行了发表;山东大学叶杨曦老师针对“从《双殉行》看竹添进一郎的另一面――兼谈日本汉诗与军国主义”问题进行了发表;浙江工商大学在读硕士刘丽蓉针对“常盘大定与他的中国体验”进行了发表;姬路独协大学石晓军教授针对“清末浙江乍浦沈筠与幕末日本文人的交流——以日本所见相关史料为中心”问题进行了发表;香港中文大学在读博士吴妮娜针对“以画会友:清末留日画家王寅与其交友考”问题进行了发表;关西大学在读硕士曹悦针对“清代篆书书法与江户日本的书法――中日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视点”问题进行了发表;台州学院高平老师针对“鸦片战争诗史《乍浦集咏》东传日本考论”问题进行了发表。

研讨会在热烈有序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还有提携新生学者的作用。19日晚,我院王宝平院长做闭幕致辞,提出“中场休息”,指出这次学术研讨会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王院长还表示,相信在不就的将来学术之花将在东亚各国盛开。

 

 

 

 

 

 

 

 

       

 

 

 

 

上一篇:下一篇:

版权所有 ©2021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008376 邮编:310018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