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110周年校庆-东语校友说丨霍耀林:永不褪色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1-05-08 阅读:559

昨天一晚上都睡不着,虽然前天晚上也是在火车上摇晃了一晚,都已经非常疲倦了,可是居然一晚上都睡不着,起来在寝室里晃来晃去,就是不知道怎样入睡。

  凌晨四点,终于连躺都躺不住了,干脆就起来,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看着不远处的钱塘江。我知道,在商大的时间不是太多了。打开手机,随便在网络里逛了一会,天色渐渐的变亮。看着旁边的同学睡的那么香,我自嘲地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好老了吧。六点钟的时候,我把同学也叫醒了。起来再收拾一下吧,过了这个早上,就没有时间也估计没有太多的工夫再收收行李了,昨天接到的通知说,今天下午一点四十就在宿舍前的门口集合,有大巴送到机场的。

七点多的时候,已经洗漱完毕,决定早点去吃早餐,下次再要吃到商大的早餐也许都在一年之后吧。早餐照常吃的是一块饼加一碗白粥,打粥的那个阿姨,一看到我照例问也不问一声,就知道我该刷多少钱。这一年来我的早餐,几乎天天都是这样。甚至记得有次,我去的稍微晚了点,那个阿姨居然问道:“今天怎么来得稍微有点晚哦”。一年来,自己都不记得有多少次,去食堂的时候,食堂都没有开门的。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第一个顾客,打粥的阿姨总会亲自给我打一碗粥,放在我的餐盘里。我也是大概为数不多的,每次只要白粥的人吧,稍微晚些时候的话,是没有亲自端到我的餐盘的待遇的。

吃过早饭,就去研究院了。昨天忙了一天,都没有和研究院的同学、老师打声招呼。吃完早餐悠哉悠哉就去了日语楼,楼上楼下逛了个大圈,顺便把以前借的资料也还到了一楼,然后去和聂老师聊了会天,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中午请同学吃了个饭,回到寝室,把东西重新拾掇了一下,没过多久,室友就在喊,该出发了。看着一大一小的两个箱子,我的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日本最近成为了我生活的一个主题,所有的想法都集中在了这个地方。想起没有读研的时候,自己多么期待一个赴日的机会,而今,机会已经摆在了自己的面前,我却没有了当年的那份期待,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呢?

终于要出发了,拉着精心装备过的一大一小的两个箱子向集合之地进发。到了集中的地方,意外的看到了仲田老师,聊了两句,才知道他是特意来送大家的,为此还特意戴了一顶小红帽,手里还拿着相机,不断的记录大家出发前的身影。为了能让大家平安顺利地抵达日本,各位老师付出的汗水,我是很感动的。来送行的还有丁老师,赴日的所有材料都是她在为大家办理。这几个月以来,她为这件事前前后后已经不知道忙活了多少,而每次象征性地说声“辛苦了”,她的回复也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一起赴日的有四十多人,而且都是工商大学的。其中研究生有20多位,大部分都是同届的同学,相互都很熟悉。有本科生十几位,有的也曾经见过面。因为一起的队伍非常壮观,所以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但是要说不紧张也不全对,前几天就看到有的同学们在QQ上更新自己的心情的时候,就写有紧张,激动的字语,这会出发之际,心情应该是很不平静的吧,至少我是这样的。激动也好,期待也罢,时间总是在这之间,不断的流逝着。

因为今天也是商大新生报到的日子,校园内外,甚至是马路上,就像车展一样,都是汽车,远远的一排又一排,都已经看不到头了。校园的保安们,应该是全体出动,在努力维持秩序。也因此,来接我们的大巴晚了点时间到达。

车来了,校内的大巴,但是一看大家的行李,我就在嘀咕,行李远远的超过了人的数量。几乎每个人都是大大小小的两个箱子,身上还有一个大的背包,每个人都应该是竭尽航空公司的最大限度。果然,当把汽车的行李箱全部装满后,地面上还有好多的行李,不得已,只能让同学们先上车,然后再把行李堆到车厢里面的过道上,费了不小的力气,终于顺利的全部上车。

车出发了,经过商大的图书馆,我其实很想和图书馆道个别的,过去的这一年里,除了睡觉,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对我来说,这个地方,让我再呆上几年,我也不会腻的,我觉得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从学校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到机场,车直接把我们都送到了机场。国际航班入口处,卸下行李后,就开始办理行李的托运,一切都比较正常顺利。办理完托运之后,就该和送行的老师道别了,看着前来送行的丁老师和仲田老师,不舍的心情,挥之不去。等到几乎所有人都进已经进入的时候,我才跟到了队尾,向两位老师挥挥手,虽然满脸的轻松,可是好像也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

飞机准时起飞,走进机舱的那一刻,我甚至想挥挥手,告别杭州,我是多么不舍呆了一年的这个地方的,尤其舍不得一起陪伴过的老师和同学的。听着飞机上日语的广播,我在努力的想,此刻的心情该用哪个词来形容呢?

总之,我起飞了,机翼下面,朵朵白云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我在怀疑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思绪就像那朵朵的云,时而飘渺,时而又清晰。而前进的路线却是笔直的指向了天边的另一个国家,在书本上学了多年却从未到过的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

看着提供的晚餐里的饭团,我好像很切身地体会到了另外一种文化带给我的新奇。当飞机上的屏幕里再次出现地图的时候,我看到飞机已经飞到了福冈的上空,我不由的想把脑袋贴到窗上往外看,我想努力地看到一个真实的日本。(本文写于20139月5日)

 

还有一周的时间,商大研一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通常此时,还不到该总结的时候,可是想到下学期就该去日本交换学习,归国后就面临着毕业,和商大的缘分大概也就是这么多了,所以还是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聊记雪泥鸿爪之意。

记得以前也曾写过一些关于商大的文字,学校总的印象很好。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抛开自己的个人情感,客观的说也本如此。不论学校的硬件还是软件配备,能够感觉到的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和老师。在这里能够感觉到师生平等,能够感觉到做行政的和后勤的辛勤付出都是为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体会更深的是入微的体贴和关怀:冬季雪天的免费热姜汤,路面上的防滑草垫,雨季的爱心伞,夏日的空调,甚至是卫生间里提供的厕纸都会让你感觉到,如家一般的温馨。当学校已经尽其所能提供便利的时候,唯一能够回报的就是努力学习。回想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内心充满无数的感慨。

所在的学院是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谈及这个地方,不得不说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因为酷爱阅读一些与历史文化方面相关的书籍,于是便知道了王勇老师和王宝平老师,还因此关注起“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我甚至有时候想自己能否有这样的机会在这个地方做点小有成就的研究。在这样的想法下,对于几位教授和这个研究所的关注就一直伴随到我工作以后。每当在网页上发现他们有什么新的研究,出版什么书籍,又开始什么样的新课题之时,景仰之意油然而生。很多次想象着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但对于多年没学英文的我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也许是我的渴望获得了感应或者说是上帝的眷顾,居然机缘巧合的去年被学院录取,喜悦与激动真是无以言表。

学院所有的老师由此开始变得熟悉,自己的人生好像也重新开始。这一年中,我把自己积累了多年的热情全部都发挥了出来,真心的希望这里将成为我人生的新起点。各位老师都非常热情,不论工作有多忙,只要是有问题求教时,他们总是以诲人不倦的精神为我答疑解惑。在这里感受不到我与这些受人敬重的学者之间的距离,更多的时候大家都亲切的称呼我为“老师”,这个称呼带给我更多的是动力也是压力。

日院的讲座非常的多,就像我平时给我的同学们开玩笑的讲“商大的一年中听的讲座比上的课还多”,这话一点都不假。从欧美的著名学者到日本的学界泰斗,抑或是国内一流的大师,学者、作家、翻译、名企老总,什么样的都有,可谓五彩缤纷。记得刚入学时,一位前辈告诉我说,要是能把院里的讲座每场都听下来的话,可了不得了。现在后悔当时没有问,怎么个了不得呢?一年马上就要下来了,明天也许是最后的两场讲座了。回顾一年的时光,自己真就没有落过一场呢。当然有些讲座不一定对我非常有兴趣或是有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的更多是来自各个方面的讯息,正如品尝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味佳肴一样,有些会被身体吸收,而有些只是一个过程,对我来说,知道就已经很满足了,还没有那能耐奢望全部吸收呢。

日院的日文藏书也是很惊人的。记得自己来复试的时候,首先就去了日语楼一楼的资料室,看着那么多的书籍,那个时候的自己还在担心自己是不是有那福分去利用一下这些资料呢。一年快要下来了,除了图书馆四楼之外,呆的时间最长的也许应该算的上是这个资料室了,可是惭愧的是,一年的时间里自己竟然没有读过多少藏书。每次看到尊敬的王宝平老师在资料室抚摸着那些被视为珍宝的资料时,每次听到他讲到当年搜集这些资料的艰辛时,愧疚之心不能自已,我在想愚笨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开窍呢。

日院去日本的机会也是非常惊人。甚至连在此工作的日籍外教每次谈到这点时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惊讶。一起入学的一共有三十多位同学,除了自己不愿意赴日的之外,只要想去的都可以去,而且学费全免。北外日研中心、北大、清华也未必是谁想去就可以去的吧。而且毕业后如果想继续深造的话,只要能得到院长的推荐就可以免试攻读博士,这在国内的任何高校中也是不多见的吧。身为其中的一员,每次想到这些,心里充满了无限的自豪。

商大或日院带给很多很多值得记住的东西,在感动欣慰的同时,更感觉到了一种压力,不能辜负这一切的压力。此时此刻,就请珍惜、努力吧!(本文写于2013年6月12日)

 

这学期,养成了个不错的习惯,眼睛一睁开,就起床,很少有赖床的现象,主要可能是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吧!吃完早饭,“炸药包”一背就向图书馆进发。
  记得第一次进图书馆的时候,从一楼晃悠到五楼,转了一个大圈,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除了四楼的咖啡厅和五楼的特藏部比较稀罕之外,再要说稀罕的可就是超大的自习室了。那时候自己还在琢磨着有时间了我也进去感受一下其中的气氛。我都不记得第一次去图书馆上自习是什么时候了,应该是开学后不久的事吧。刚开始我真没有特别的感觉,而现在情况好像完全不同了。

记得刚开始上自习的时候,好像总是在一楼左边靠近窗户的倒数第二个座位,每天没有课的时候,我都会提前把那个位置“预定”给自己,一坐就是一整天。有天中午,天气应该还不是很冷吧, 记得刚开始学韩语没有多久,很想了解下韩国的情况,在二楼抱了几本韩国史和韩国思想史的书,刚开始还在我的固定座位上看,后来感觉自己好像坐的太久了筋骨都萎缩了,拿着那两本书就到了大厅的沙发上,把耳机带上,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做了一个梦,而耳机中仍然在反复放着同样的那首我最喜欢的《悠远的天空》,大厅的沙发和那个固定的座位和已经反复听了不知道多久的那一首歌,一直陪着我坚持到了天气渐渐转凉。

一楼的大厅冷的再也坐不久了的时候,有一天,在同学的带领下,也半是因为读书会要发表,要查找资料的缘故,发现了另外一个不错的地方,五楼的电子阅览室,由于有些座位电脑被拆,尚未安装,这些地方成了大家自习的好地方,最主要的是那个座椅非常的舒服。以后阵地就转向了五楼,可是没有过多久,发现座位虽然舒服,但是人却没有自习室人多,还是冷,而且电脑查资料还可以上网太不给力,于是阵地继续转移。

这次转向了四楼。一方面是因为四楼人比较少,另一方面是四楼觅到了个非常理想的座位,窗户边上,冬日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过滤的只剩下温暖,于是每天保证有这样一个座位成为了我最大的目标,也是每天早起的动力之一吧。要保证这样的座位每天都属于自己其实并不简单,天气暖的时候,好像早上六点多就有人到达图书馆,天气变凉之后,印象中,只有一次自己去的时候,图书馆还没有开门,其余每次去的时候,图书馆门已经开了。每天早上,当我走进那间偌大的自习室,坐到自己精心挑选的座位时,满足感油然而生。而当温暖的阳光一缕缕洒向自己的时候,心也随着温暖起来,于是,世界都被温暖了,这样的惬意是多么难得,这样的生活是多么享受啊。

因为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在图书馆享受着读书的时光,有天,朋友告诉我说:“图书馆坐久了,发现熟悉的面孔也多了”。我说何止呢,每天当我坐在座位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不仅能发现他们在挑选座位时候的心里想法如何,还能发现一些小小的故事。有些时候,当我抬起头看着走进来的同学,甚至在想,他/她是第几次来图书馆呢,我敢肯定他来的并不多,因为他/她的目标并不确定,找来找去,都觅不到理想的座位。而在我的旁边是一桌四个人考研的同学,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相识,后来,由于时间久了,干脆大家就很默契的组成团了,每天早上两位小伙轮流负责提前占好四个人的座位。偶尔,他们来的晚了的时候,那个座位就不能保证了,而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在替他们着急,希望她们能早点来,甚至都在想我要是多带几本书的话,说不准真会为他们占好那个座位呢。

图书馆呆久了,慢慢的就发现图书馆其实也有很多只属于这里的故事。通过这扇窗不仅能够看到图书馆的生态,也能看懂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甚至是每个人的未来。耳机里依旧是那首老歌,而桌面上的书却变换了不知道多少,脑袋里的想法也是产生又消失,消失又产生。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着自己成长的每分每秒,感受着这种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它带给我的满足。

 

导师王宝平先生

 

也许是这几年来总关心着日院的日本学研究,也许是这边的这几位导师太关照自己吧。总之,在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时,居然被学院录取了。第一次见到日语学院的老师是在图书馆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看了几年的照片,我已经很熟悉这边的老师。尽管没有老师能认识我是何许人,但这并不影响我兴奋的心情。

在全院的师生见面会上,各位导师都做了自我介绍。其实不用他们亲自介绍,我都能帮他们介绍出来。王勇老师、王宝平老师被日本的学者们亲切的称为“江南的二王”。对于他们的研究,早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我的脑海,或许说我对于日本历史文化的兴趣正是来自于两位前辈的引路。开学后没有几周,我顺利选到了“二王”之一的王宝平老师作为我的导师,开始了心仪已久的日本学学习。虽然跟随王老师尚没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几件事情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一次去上王老师的课记得是个晚上,应该是上的王老师的第一次课。那时候导师还没有确定,但一是慕老师的名气,二是刚开学积极性很高吧,总之是去听课了。日语楼的二楼,王老师主要讲了做研究的基础——关于文献的检索。用很生动的例子,现场给大家做了示范。虽然我已经在这个圈里混了几年,尽管自己自认为还是不错,但那天的收获是超出预料的。好多的东西都是第一次看到,也第一次听到,算是开了个眼界吧。讲完课后,意犹未尽,和老师在教室里讨论了很久。也不管老师是否已经很累,时间是否已经很晚,不管什么问题,先生热情的解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二周的某一天,因为自己错过了一次课,所以有些问题不甚明白。趁着在日语楼的机会,也没有预约,也没有准备,冒然的就去敲了王老师的办公室。门开了,但并不是王老师。一位非常和蔼的女士问了一下我的来意,然后非常礼貌的告诉我,等先生回来后她会转告的。我非常不好意思的告诉她其实我只是随便来找找的。后来我才知道那位女士就是师母,到后来我也才知道,王老师事实上是有多忙。当然感动我的还在后面,那天的下午三点多,我在图书馆里看书。电话忽然响了,一看不认识的号码,思索了几秒,还是悄悄的接起了电话。接通后才知道是王老师亲自打电话,问我找他何事,他现在在办公室里。我二话没说,就跑过去了。事情虽然简单,但对于在学校里混过的我来说,那种对比是多么的明显。在当下的国内的高校里,身为一院之长,且不论权利有多大,且不论学问做的有多好,单是那个架子,就让人不敢去想象。而先生的和蔼、热情、平易近人颠覆了我之前所有的印象。

我对于先生的研究,在来学校之前就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先生的学问,仅仅是了解而已,一件事情让我知道了很多。记得是年底的一个晚上,我去找先生讨论关于自己的选题,以及自己的思路。先生和我说了很久,后来正好先生新出版的书需要校对,桌子上堆的满满的都是书稿的清样,我自告奋勇帮先生校对。先生怕我辛苦,又叫了另外一位学长。工作还未开始,先生便准备了笔,准备好词典。刚开始我不以为然,不就是校一下嘛,能有多难。自恃平时语文功底还不错,刷拉刷拉,就翻了好几页。先生问:“没有问题吗”我说:“好像没有啊”。可是当我把看过的放在一边的时候,先生又拿起来,仔细看看,问到:“这个字是这样的吗?”我说:“应该是吧”先生问:“查过没”,我说:“没有”。接下来先生自己拿了本词典在那里不慌不忙的查了起来,查完又问我和那位学长,这个句子这个字如何如何。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悄悄的把书稿放在了边上,“我帮您做另外一件事吧”。然后我就看到先生在那里仔仔细细的工作样子,时不时拿个笔做做标记,然后问问我们合适与否。那种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永远都难忘。也就是那天我第一次知道了先生的学问是怎么样做出来的。我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得益于每周的读书会,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自己也在读书会上发表过几次。于是我趁发表之际,把这些东西整理了出来,形成了点浅薄的看法。这点浅薄的东西却让我得意了好久,我把这些自认为得意的东西打印了出来,交给了先生,希望能得到先生的意见。先生看后,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让我好好的去做。虽然心里有多么的不高兴但我还是沉住了气,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先生的认可。机会不久就来了,先生特意给我打电话说,最近某某杂志组稿,如果觉得可以的话投出去试试,我非常自信的投了出去,而结果不用说也都知道了。事后,先生找我,当然先生并没有提出任何的批评或者什么不中听的话,但在我的心里,那种感觉却无法形容。我记住了先生的每一句话,记住了先生的每一点辛苦,记住了学问不是我这样做就可以的。先生对于选题的论证,对于选题的高度,那种宽广的视域,厚积薄发的积累永远都是我值得去好好学习的。

跟随先生学习虽然没有多久,但是我好像真的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那种做学问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有时候我总是在庆幸,庆幸自己来到了商大,庆幸自己跟随了先生。(本文写于2013年4月16日)

自己也做过老师,也给学生指导过论文。回想起来,有点为自己当初的自信感到惭愧。

自从到杭读书后,得益于读书会上各位老师的指导,写了两篇小论文。偶尔也能得到不错的评价,这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原本就高涨的自信。

来日本后,在王宝平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悉心做毕业论文的第一个部分。至今,第一个部分已经被修改过四遍,个中感触不得不让我时时回味。

王老师身兼数职,平时不但要忙于自己的研究,作为日语学院院长,大会小会,学院琐务无不经其手。在杭期间,已经深知工作、研究之忙。但是作为指导教授,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反复斟酌。

因为自己原来并没有做过近代方面的东西,所以论文的选题基本上就是从王老师那里要来的。前后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先生一直在斟酌这个选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并嘱咐我做好选题的论证。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都在为选题论证搜集相关的资料。两个月后,当我将自己辛苦的成果发交给先生时,先生虽然没有明确否定自己,但意思很明显,资料搜集相当不到位。先生把我带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询问我的资料搜集方法,并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

在暑假到来之际,终于完成了第二次资料收集工作,并且也得到了先生的肯定。暑假里,先生打电话给我,就我的选题给了一些建议。那次电话结束后,好长时间内心都不能平静。先生在做自己的研究之际,从来都没有忘记对我的选题思考斟酌。而我自己却究竟用了多少心呢?

第二次先生打电话给我,听我自己对于选题的思考,之后,就我的思考进行了很大的修正。先生对于我的选题斟酌了这么久,我也不得不下定决心,认真开始做起。于是,我把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对于先行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来日本后,没几天,先生就来函询问论文的进展。那天晚上我硬着头皮把自己那点东西发邮件过去,没有想到先生很快就回复了我的邮件,并问我,是否进展不下去了。看着先生的邮件,我感动了好久,先生居然一下就看出了我的困惑,我马上回复邮件,如此往来反复多次,直到凌晨,通过邮件把论文的提纲,全部审核通过。

那天夜里,我躺在床上,一直在想,作为老师,我好像真做不到先生这么认真,仔细、独具慧眼。当然先生积淀了几十年的深厚知识底蕴是我永远都可望不可即的。

提纲按照先生的意见修改后,顿有柳暗花明之感。一周多后第一部分初稿大致就写出来了,我兴奋的将内容发给了先生。第二天上午,当我从邮箱里下载出先生修改后的内容时,一下就傻了眼。内容里到处都是批改的痕迹,甚至是标点、助词、数字等都被一一标注出来。密密麻麻的批注,先生得花多少时间,凝结了先生多少的心血啊!看着每一个批注,眼前似乎都能浮现出先生伏在电脑前为我辛苦批改的身影。我为自己的粗心、愚笨而深感自责。

按照先生的修改意见,我重新认真的修改了几遍,然后第二次发给了先生。第二天就收到了先生的回复,仍然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内容里措辞、结构等先生都给出了详细具体的意见。看着这些批注,先生的思路、逻辑似乎在我脑海里若隐若现。

第三次当我收到先生的修改意见时,我看到先生大概觉得我的修改仍然不够准确,有一段内容居然被先生重新写过。第四次的修改,我花了好久的时间,也请其他的同学都帮我看过,但先生的批注依然一如既往。

先生不仅对于论文的结构,对于措辞都是字斟句酌,力求完美。每一个字、词,甚至是标点处处都透露出先生严谨认真的作风。

这次论文的修改还在进行,也许一直都会斟酌下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很多都值得仔细思考。对于尚未入门的我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都需要努力用心学习。(本文写于2013年10月27日)

 

注:霍耀林校友为我院亚非语言文学12级毕业研究生。

上一篇:下一篇:

版权所有 ©2021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All Right Reserver.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008376 邮编:310018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

微信关注